基本情況
我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多年來,在人才培養方式,教學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注重學科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結合,以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為重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專業技能,具有良好傳統文化修養及創新精神,能夠勝任小學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的的小學教育工作者。
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7人;雙師型教師4人。形成了年齡結構、職稱結構、雙師結構都較為合理的教師隊伍。
本專業教育教學設施先進完備。近年來,已建成教師職業技能類實驗室包括微格教室、語音實訓室、自動錄播教室、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見習中心、校外實訓基地等,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現代小學語文教育理念和良好職業道德,掌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及扎實寬厚的文化知識和學科知識,具有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勝任小學語文教育的應用型人才。
1.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審美素養。
2.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并具有獲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3.具有解讀、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具有良好的教師素質和設計實施語文教學的能力。
5.具有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現代教學技術從事語文教學和教學創新能力。
專業特色
根據我?!芭囵B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掌握現代技術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小學語文教育專業的特點和職業性、技術性要求,確定本專業的定位,體現專業辦學特色:
1.辦學指導思想定位:堅持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就業安置為目標,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之路,培養能適應職業技術崗位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養模式定位:采用“崗位主導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本專業確定的就業面向的職業崗位群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主導專業教學內容和專業技能訓練。具體實行“2+1”的培養模式,即前兩年主要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穿插進行教育見習、社會調查、職業自主實訓等校內外實踐活動;最后一年主要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教育實習及文秘等相關職業的實習和頂崗實習。
3.人才培養機制定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形成適合培養“高素質知識技能型”人才的新機制,確立“主輔修”結合的培養方向,以小學語文教育為主修方向,以文職人員為輔修 方向,主輔結合,形成創新型的“一專多能、一能多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現職業教育的鮮明辦學特色。
4.課程教學思路定位:實施“三個結合”的課程教學思路。即:在教學中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小學語文教育專業教學與多證書教學相結合;小學語文教育實習、實訓與相關職業群多崗位實訓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
5.就業目標定位:適應四個需求、實現多崗位就業的目標。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就業目標是:既能適應基礎教育的需求,做一名合格的小學及培訓機構的語文教師,也能適應行政、企事業單位的需求,做一名稱職的文職工作人員。
6.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社會實踐。
課程設置
小學教育學、小學教育心理學、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代寫作、美學美育、中國現當代文學、書法基礎等。
修業年限
三年
就業方向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機構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兼顧報社、電臺、電視臺以及出版單位編輯、記者,機關、企事業單位文書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