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成立于2012年,是一所隸屬于省教育廳并在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實施高職高專教育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茖W校。其前身為始建于 1952 年的遼寧省朝鮮師范學校和 1981 年的遼寧省蒙古族師范學校。學校于 2013 年 7 月獨立招收??茖W生。目前,學校在沈陽校區和阜新校區兩地辦學。
學?,F設有18個??茖I(含專業方向),面向全國15個省招生,不僅面向普通高考生、中職生、初中起點學生招生進行教育教學,還承擔全省少數民族雙語學校管理者和骨干教師培訓職能,是遼寧省民族地區雙語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遼寧及多個省份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教育培養了萬余名雙語人才。學?,F有在校生三千多人。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發揮自身特色優勢,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設置了學前教育、語文教育、小學教育等師范專業;應用韓語、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蒙古語)、民族表演藝術等特色專業和旅游管理、會計、文秘、電子商務、酒店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高職專業。學校突出民族特色辦學, 深度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不斷 深化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內涵建設和特色建設,促進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報告說明
為全面反映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建立就業與人才培養良性的長效機制,學校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鼓勵引導畢業生多渠道就業,促進畢業生在遼寧就業創業,服務遼寧全面振興發展,根據國家教育部和遼寧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出臺了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2021年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方案(遼民師?!?021〕7號)文件,編制和正式發布《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報告》,本報告數據來源于三個方面:
一、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數據,遼寧省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云平臺統計截止日期為2021年11月14日。使用數據主要涉及畢業生的規模和結構、就業率、畢業去向、就業流向等。
二、面向2021屆畢業生調研數據,自2021年11月8日-2021年11月13日,共回收有效問卷900份,回收率92。7%(來源:問卷網)。
三、面向2021屆用人單位調研數據,自2021年11月8日-2020年11月13日,共回收有效問卷88份,(來源:問卷網)。
第一篇: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一、畢業生的規模和結構
(一)總體規模
1、男女生比例:學校呈現出男女比例較高,省內生源為主等特點。
2021屆畢業生971名。其中,男生91名,女生880名,男女性別比為1:9.67
2、省內、省外生源比例:
2021屆畢業生971名。其中,省內生源882人占比84.65%,省外生源149人占比15.35%。
(二)院系及專業結構
1、院系結構:
畢業生均分布在 3個系內,由初等教育系、學前教育系和民族文化與職業教育系構成,下設 9個專業,所占比例分別為初等教育系人數424人,43.67%、民族文化與職業教育系226人,23.27%、學前教育系321人,33.06% 。
2、專業結構:
畢業生分別設在如下9個專業:學前教育321人,33.06%;語文教育185人,19.05 %;文秘32人,3.2%;小學教育194人,20%;會計22人,2.2%;旅游管理44人,4.5%;計算機應用63人,6.4%;電子商務19人,1.9%;初等教育(五年制)13人,1.3%;酒店管理9人,0.9%;應用韓語38人,3.9%
二、總體就業率、分類就業率
截止11月14日統計的就業率數據顯示為;就業形勢主要以簽就業協議形式129人,13.3%;簽勞動合同形式257人,26.4%;靈活形式就業331人,34%;升學150人,15.4%;應征義務兵7人,0.7%;出國出境0人,自主創業4人,0.4%等方面,總體就業897人,92.26%照比去年略有上升。
三、就業流向
(一)就業單位
1、就業率分布情況
遼寧省內就業人數為791名,占比88.18%;遼寧省外的人數為106名,占比11.82%。
2、工作單位性質:
中初等教育單位8人,占比0.8%;其他企業604人,62.2%;部隊7人,0.7%;黨政機關2人,國有企業6人,其他事業單位22人,高等教育單位0人,艱苦行業企業0人,醫療衛生單位1人,自由職業18人,自主創業1人。
3、單位規模
對661名已落實單位的畢業生單位規模調查統計,100人以下410人,101-300人之間134人;301-2000人之間45人,2000人以上22人。
4、工作所屬行業
畢業生就業單位所屬行業調查統計,教育類469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4名;批發和零售業35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1名;金融業13名;其它257名。
5、工作所屬職業
畢業生所屬職業調查統計,教學人員為432名;商業和服務人員為36名;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為45名;經濟業務人員5名;金融業務人員8名,其它248名。
(二)專升本:
學校積極鼓勵學生繼續升入本科就讀。專升本 150人,占畢業生總數的 15%。
第二篇: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
2020-2021年是一個不平凡的特殊的年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國家教育部和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我校領導班子也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及校黨委明確提出的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及全員關心支持就業創業的要求,把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與各相關部門各處室和二級系部,就業(實習)指導教師和輔導員簽訂就業工作目標責任書,形成了黨政多部門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就業”“保就業”的決策部署,開展2021屆畢業生就業促進周系列活動。組織各系參加[2021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中小企業人才供需網絡招聘對接會],通過開展就業促進周系列活動,進一步聚合社會資源,加快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展,增強就業工作實效,全力促進我校2021屆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響應國家教育部、遼寧省教育廳號召,開展書記、校長、系主任、系書記進百企活動,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助力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筑牢長期穩定的就業實習基地,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優質單位,和優質的就業崗位,充分推薦畢業生就業。
響應國家教育部和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人力資源保障廳、遼寧省大學生就業局號召,狠抓落實就業工作,準確掌握畢業生就業動態、去向,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開展問卷調查。
截止8月30日我校初次就業率達到87。44%,超過了遼寧省對高校初次就業率要達到80%的要求,在遼就業88.22%,協議、合同就業率為40.27%,專升本升學率為15.55%,照比往年都有提高。我校截止今天總體就業率92%,近幾年年終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穩定水平,在遼就業率也穩定在85%以上水平,協議合同就業率、專升本升學率逐年提高穩步上升趨勢。
根據遼教電〔2021〕1號遼寧省教育廳、 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1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文件和我校年度工作計劃要求,為了切實做好穩就業保就業的要求,實施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促進我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工作的同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遼民師?!?021〕7號《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2021年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方案》。
具體做法如下:
一、落實學校就業工作主體責任
(一)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
我校領導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落實國家教育部、遼寧省教育廳和遼寧省人力資源保障廳各項部署,加強工作責任制,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2021年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疫情常態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黨委書記吳玉龍同志擔任,副組長由趙艷杰副校長擔任,成員由招生就業處、教務處、學生處等相關部門以及各系、就業實習指導教師、輔導員組成。
(二)建立工作責任制
2021年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招生就業處。健全責任機制,完善工作體系,明確職責分工, 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學校與招生就業處、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宣傳部、人事處、科研處、后勤管理處、財務處、各系書記,各系就業實習指導教師和輔導員簽訂了《就業創業人工作責任書》,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具體工作內容。
二、開展網絡招聘會
為確保疫情給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就業壓力,舉全校之力,克服萬重困難,做好畢業生網絡招聘會組織工作,及時發布招聘信息,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將線下校園招聘會改為布展形式并將招聘單位招聘信息電子版打包給各系, 2021年校園招聘會有實際有139家(上報平臺數 108家)用人單位參會,實際提供了3800個(平臺上報數1548個)崗位,還積極推送“24365“網絡招聘信息確保我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平穩推進。
三、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持續關注離校離職還未就業學生的動態,千方百計為學生推送就業信息。招生就業處通過QQ群、微信群為畢業生積極推送國家教育部、省就業網絡以及社會招聘網站各類確保真實性就業信息,離校不離心,持續為學生提供就業幫助。
四、提供就業崗位情況:
學校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將原定線下校園招聘會改為布展形式在校園開展就業促進周活動,2021年校園招聘會有139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了3500個崗位,就業平臺上報數是1548個崗位,我校971名畢業生,按照平臺崗位數量達到了159.4%。
五、落實就業統計責任制情況: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高等院校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布點監測工作的通知》及遼寧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等相關要求,學校從2020年4月起就設立了主管就業的的副校長為學??倢徍素熑稳?,兩校區分別設立校區審核責任人及數據后臺監測、統計、核查員,同時還設立了各系書記為系級審核責任人,一直按照省里要求按時報送我校就業數據及校內審核、督促、監測數據等工作。
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制度,規范就業統計工作流程,我校于2021年11月23日正式出臺了《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就業統計工作方案》。
六.就業數據動態監測及自查工作情況:
按照遼寧省教育廳下發《關于開展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靈活就業學生為重點,各系對972名畢業生的就業數據進行了全面自查。通過就業指導教師核對就業信息,對已經升學的學生更新就業去向信息,已不在該單位工作的畢業生就業數據均認定為無效數據,并完成錯誤數據在遼寧省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云平臺的修改。
沈陽校區招生就業處將系統里的基礎數據按照班級分類,通過輔導員逐一讓學生確認就業信息并簽字留存;阜新校區招生就業處因畢業生已于6月28日離校,在系里核查的基礎上,每名工作人員負責一個系進行電話抽查核查就業信息,完成了系級核查和校級核查,確保2021屆畢業生就業數據專項核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七.畢業生初次去向落實率完成情況:
畢業生初次去向落實率87.44%
八.畢業生去向在遼落實比例完成情況:
畢業生去向在遼落實比例88.22%
九、畢業生三年就業情況
2019-2021各專業畢業生人數、初次就業率、年終就業率、協議、合同就業率情況
序號 | 專業 | 2021年 | 2019年 | 2020年 | |||||||||
年 終 就 業 率 % | 初 次 就 業 率 % | 協 同 就 業 率 % | 畢 業 生
數 | 年 終 就 業 率 % | 初次就業率 % | 協同就業率 % | 畢業生數 | 年終就業率 % | 初 次 就 業 率 % | 協同就業率 % | 畢 業 生
數 | ||
1 | 學前教育 | 93.46 | 87.85 | 51.40 | 321 | 99.65% | 98.94 | 45.58% | 288 | 90.53% | 78.79 | 39.02% | 264 |
2 | 小學教育 | 93.81 | 91.75 | 31.96 | 194 | 100% | 97.39 | 0% | 115 | 92.61% | 78.43 | 3.41% | 153 |
3 | 小學語文教育 | 87057 | 85.95 | 32043 | 159 | 97.67% | 83.14 | 34.88% | 172 | 88.02% | 57.81 | 41.15% | 192 |
4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96.83 | 93.65 | 44.44 | 63 | 100% | 98 | 59% | 100 | 96.83% | 85.71 | 74.43% | 63 |
5 | 旅游管理 | 100 | 95.45 | 43.18 | 44 | 98.11% | 90.57 | 54.72 | 53 | 100% | 95.65 | 52.17% | 46 |
6 | 應用韓語 | 92.11 | 86.84 | 39.47 | 38 | 93.55% | 87.1 | 67.74 | 31 | 89.66% | 51.72 | 55.17 | 29 |
7 | 會計 | 81.82 | 68.18 | 0 | 22 | 100% | 100 | 3.90 | 77 | 98.04 | 86.27 | 41.18 | 51 |
8 | 民族表演藝術 | 72.73 | 27.27 | 0 | 11 | -- | -- | -- | -- | ||||
9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 | 70 | 60 | -0 | 20 | -- | -- | -- | -- | ||||
10 | 電子商務 | -- | -- | 100% | 100 | 0% | 18 | 90.32% | 64.52 | 29.03% | 31 | ||
11 | 酒店管理 | 100 | 100 | 77.78 | 9 | 97.30% | 94059 | 81.08% | 37 | 100% | 87.50 | 100% | 8 |
12 | 文秘 | 100 | 96.87 | 62.5 | 32 | 100% | 87.93 | 55.17% | 58 | 94.55% | 81.82 | 52.73% | 55 |
13 | 小學教育(五年制) | 92.31 | 93.21 | 61.54 | 13 | 97.73% | 85.71 | 6.82% | 21 | 100% | 89.47 | 80% | 38 |
14 | 英語教育 | -- | -- | -- | -- | -- | -- |
近幾年我??傮w就業率呈穩步上升趨勢,在穩就業前提下,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向高質量就業方向努力和推進,提高靈活就業向協議、合同就業方向轉化率,截止目前為止我??傮w就業率92.38%,我校2021屆畢業生協議就業、合同就業率從前幾年不到10%上升到40%以上,有了明顯的穩步上升,說明我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向高質量就業方向穩步發展趨勢。
由于國家雙減政策的出臺,一些小型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停辦,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到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等就業機會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已經就業簽約后解約的現象。根據調研情況,我校積極引導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從補課性質的培訓機構轉換就業單位,選擇小學教育專業特長和技能提升培訓機構就業、引導學前教育畢業生轉變觀念積極應對到正規幼兒看護點就業。我校在雙減政策和疫情雙重壓力下,師范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沒有大的落差,仍然保持了以往的就業率水平。
第三篇 畢業生對就業指導服務的評價
一、校園招聘會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和一般的分別為539人名和313人,不滿意48人。
二、招聘信息發布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和一般的分別為553人名和318人,不滿意29人。
三、就業指導課程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和一般的分別為657人名和225人,不滿意18人。
四、創業指導課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和一般的分別為659人和224人,不滿意17人。
五、就業實習實踐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和一般的分別為649人和230人,不滿意21人。
六、院系就業指導與服務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和一般的分別為622人和220人,不滿意18人。
第四篇:就業相關分析
為全面反饋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招生就業處通過各系對學校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進行調查評估。
一、薪酬水平
對611名已落實工作起始薪酬的調查統計,2000元以下246人;2000-3000元之間258人;3000-4000元之間71人,4000-5000元23人;5000元以上13人
二、專業對口度
(一)您將就職的崗位的專業對口程度
對611名就職崗位的專業對口程度調查統計,很對口294人,比較對口222人;不對口101人。
(二)從事專業不對口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
對103名從事專業不對口工作最主要的原因的調查統計,本專業對應的工作就業機會少42人,本專業對應的工作收入較低35人,本專業對應的工作不符合興趣42人,本專業對應的環境不好6人,本專業對應的工作要求過高14人。
三、就業滿意度
(一)在參與問卷的611名畢業生中,選擇滿意252人,一般的349人,不滿意9人。
(二)就業不滿意的原因
在參與問卷的10名畢業生中,認為 薪資偏低福利較差的8人,崗位發展空間6人,和原定就業目標不一致3人,工作環境差3人。
(三)未就業的主要原因
在184名未就業畢業生的主要原因調查統計, 暫時不想就業10人,擬參加下一次專升本考試111人,準備國內公務員或其它考試24人,準備職業資格考試23人,想就業尚未找到合適的工作16人。
(四)在求職過程中,您遇到的主要困難:
在184名未就業畢業生的主要原因調查統計,適合自己專業和學歷的崗位太少88人,用人單位待遇和條件不符合預期55人,就業能力不足62人,社會關系缺乏44人,缺乏實踐經驗71人,獲取招聘信息的渠道太少32人,求職方法技巧缺乏18人。
第五篇:就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就業率變化趨勢
我校歷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將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作為學校工作的重心之重??v觀2019-2020-2021年度畢業生的就業率來看,畢業生總體就業情況良好,初次就業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總體就業率保持92%以上穩定趨勢。
二、就業形式變化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我校畢業生就業形式更加多樣化,簽就業協議形式就業平穩趨勢,簽勞動合同就業率明顯提高、靈活就業比例逐年下降。
截止目前2021屆協議就業129人13.3%,合同就業259人26.4%,靈活就業331人34%。
三、專業對口率變化趨勢
2021年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為84.05%,與去年81%相比有所上升 。
第六篇:畢業生對教育教學的反饋
畢業生對教育教學的反饋評價將利于不斷完善我校的人才培養反饋機制,因此本次調查主要以畢業生對母校的人才培養進行評估。
一、畢業生對母校的反饋意見
(一)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
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很滿意、比較滿意)為 90.9%,與去年91.44%相比略有下降。9.1%畢業生對母校評價不太滿意的主要原因是校舍、校園環境以及教學設施條件相對較差,希望今后能改善。
(二)對母校的專業設置和專業方向的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選擇滿意的是672人,選擇一般的是215人,不滿意是13人
(三)對母校教學實踐環節(含實驗教學、實習、見習)的效果的評價
在參與問卷的900名畢業生對母校教學實踐環節(含實驗教學、實習、見習)的選擇滿意的有702人,選擇一般的是188人,不滿意的是10人
(四)對母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總的滿意度
在參與問卷900名畢業生,選擇很滿意和比較滿意分別為709名和184名,不滿意7人
二、用人單位對我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總體滿意度
(一)在參與問卷的900個用人單位中對我校人才培養方面很滿意78.67%,比較滿意20.44%,一般0.89%。
(二)與其他??祁惍厴I生相比,我校畢業生有哪些方面突出
綜合素質:84.09% ,專業水平:63.64%,實際工作能力:68183%,管理能力:44.91%,創新能力:44..32%,敬業精神 :77.27%
(三)用人單位認為我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哪些需要進一步加強?
綜合素質:21.58%,專業知識傳授:28.41%,創新能力培養:47.73%,管理能力:30.68%,思想道德素養:11.36%,實踐動手能力:36.36.
第七篇 學校對教育教學的反思
一、我校專業調整和人才培養調整情況
學校根據經濟、文化發展需要,合理確定辦學規模,調整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堅持內涵發展,建立、完善教育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和科學評價體系,提高辦學水平,培養培訓高素質、專業化、“一專多能”型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培訓以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為主體的復合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根據遼寧省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結合我校辦學特色和專業建設規劃,邀請企業專家參加研討論證,靈活調整和新增專業。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設置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連續3年不招生的專業點,高校應及時撤銷”的要求,2020年撤銷了漢語、軟件技術專業,2021年撤銷了酒店管理專業。并積極申報早期教育、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等新增專業。目前學?,F有12個招生專業。
1. 進一步優化專業布局結構。教師教育專業是我校傳統的優勢重點專業,民族特色是我校辦學、生存、發展的根基。為充分挖掘自身民族特色與教師教育特色優勢,實現主干專業做優做強,非師范專業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專業布局結構目標,本年度通過調研完成我校專業布局調整方案。
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本年度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依據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及國際通行的職業資格標準,針對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行業企業共同修訂2021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相吻合。
3.依托省校企聯盟平臺加強校企聯盟建設、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校企聯盟為平臺以項目為載體,深化“政、校、企、研”多層次、多方位合作,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溝通,提升深度合作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探索形式多樣的協同育人機制,積極開展人員交流、人才共同培養、課程開發、技術服務等校企深度合作。
4.以師范類專業認證為契機,鞏固師范專業辦學優勢。本年度通過出臺我?!督處熃逃母飳嵤┓桨浮?、《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第二級認證實施方案(試行)》等指導性文件,進一步優化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師范專業實踐技能體系,強化考取教師資格證各項舉措,全方位、全過程提升師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二、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調整舉措
(一)存在問題
1.辦學基礎薄弱,有待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學科研及輔助行政用房雖基本滿足教學需求,但相關生均指標嚴重低于國家標準;數字化校園建設進展較為緩慢,影響到管理數據的使用以及網絡平臺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雙師型”教師隊伍在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2.學生培養能力,亟待加強。課程開設結構方面,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課程偏少,高水平的校外實踐基地偏少,企業訂單培養還處于學習、探索階段,專業與當地產業匹配度有待加強。
3.社會服務能力不足,畢業生供給質量有待提升。
(二)下一步調整舉措
第一,構建“校內+校外”實踐育人體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關鍵環節,我校應按照“興趣培養、能力訓練、自主實踐、協調發展”的實踐教學新理念,遵循“產、學、研、創”一體化校企合作模式,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建設“校內+校外”的實踐教育平臺,推動并形成校企協同育人機制。首先,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共享實踐教學資源,基于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其次,校企合作共建職業體驗中心,創設職業體驗的“仿真”環境,基于學生專業興趣,鼓勵開展項目設計研發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職業進取精神。最后,通過“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和“產、學、研、教、創”相結合的方式,利用校外資源組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搭建實踐教學平臺,讓學生深入企業,走進崗位,認識職業,參與項目,感受職業文化和創業文化,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創業精神。
第二,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建立與人才需求相適應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圍繞區域經濟社會和民族事業發展實際,大力扶持現代服務業和民族事業發展相關的專業。通過“揚優、扶新、改老、支重”的舉措,加強專業建設,優化專業結構,逐步構建有自身優勢和競爭力的專業群。學校根據經濟、文化發展需要,合理確定辦學規模,調整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堅持內涵發展,建立、完善教育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和科學評價體系,提高辦學水平,培養培訓高素質、專業化、“一專多能”型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培訓以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為主體的復合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第三,以就業為導向優化課程體系。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生就必須優化我校專業的課程體系,使課程體系更加符合學生狀況和市場需求。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優化過程中注重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技能提升的訓練。對各專業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充分考慮崗位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將其和教學實際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和設計完美的技能訓練專業課程體系。眾所周知,課程質量的體現一般表現在課程標準和體系的設計上,加強學生在新課程體系下對不同類型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職業的能力、風險判斷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設計出較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讓學生全方位地感受職業崗位工作的氛圍,逐漸掌握崗位工作中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學校的課程體系必須提升職業素養和心理素質,樹立對職業的責任意識,勇于面對各種挑戰,鍛煉成長為合格的專業人才。
第四,做到專業教師與就業指導工作有效銜接。專業教師自身具有很多獨特優勢,若能積極參與到學生就業工作中來,其作用不可小覷。首先,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兼任就業導師工作,畢業論文是大學最后一份作業,是學生在論文指導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完成的,耗時長,難度大,師生之間接觸的頻次和深度都是其他課程所不能及的,導師對學生的了解深入全面,并且論文的完成與求職就業在時間上剛好同步,非常適合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倘若論文指導老師同時也是學生的就業指導教師,有義務承擔就業指導工作,則將對學校的就業工作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其次,建立專業教師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激勵機制,如將專業教師就業指導工作折算計入工作量,或將其指導成效納入年終考核體系中,或對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突出的專業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報酬或榮譽獎勵等。相信只要調動好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讓更多的專業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到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來,大力促進學校就業創業工作。
附件1: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與培養質量調查問卷.docx
附件2:2021年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問卷.docx